李璟向浮屠军拱手:“多谢明王援手!”
一名浮屠军拨马出列道:“明王有令,遣首座与太子同行,入南诏。”
李璟疑惑,明王坐镇神都,派弟子去南诏做什么?再者,浮屠军个个都是黑甲罩面,一般模样,哪个才是首座?
他不确定地问:“请问首座是?”
“日后自会相见。”
浮屠军完成任务,整齐划一地撤离,马蹄飒沓,明灯远去。
“不是说同行吗?”江敛不舍地目送。
有了浮屠军同行,哪里还惧沿途刺客。
可为什么把他们丢在这里不管了?
江敛简单包扎了手上的剑伤,砍断了身上中的流箭,还能挺住。
黑夜即将过去,李璟命残余部将收敛牺牲的将士,就地掩埋,在土冢上做了标记,待返回长安时,再带他们的骸骨还乡。
行刺他的人究竟是不是三弟派来的,早晚会查个明白。
破晓时,留在驿馆的百来名宿卫赶了过来,带着残存的几百禁军,以及从火海里营救出来的官员,包括满面黑烟的鸿胪寺少卿。
何少卿一见李璟,羞惭不已,念及折损的人手,老泪纵横,避了人向李璟认罪:“悔不听殿下所言,险误了国事,老臣当以死谢罪,这颗脑袋姑且寄在臣项上,好侍奉殿下南行,待返回长安,再由殿下发落!”
倒是会替自己找台阶,待回了长安复命,他便是功臣,哪里还有罪。
求亲使团少不了一个正使,李璟便冷着脸饶了他。
何少卿自此夹了尾巴,大小事都要请示自己的“副使”,甚至每日三顿饮食放几分盐几分椒辣,都要记在小抄上,没少惹来属下奇怪的眼神。
救治了伤员,盘点抢救下来的国礼,幸而有不少可用的。沿途城镇里买了马车与马匹,使节队伍整顿之后,重新上路。
几日后,李璟攀上一座山峰查看地形,眺望到远方行来的浮屠军,与使节队伍隔着十来里。
神都浮屠军不宿官驿,白日行路,夜里修行,与使团互不相扰。
李璟想不通明王用意,同行两月也不曾见到那位首座。
不过神都那边向来行事隐秘,也不奇怪。
据说,连父皇都不曾见过明王本人,不知明王容貌,也不知明王年岁。但父皇与两都百姓都虔信明王能沟通上天,传达天命。
明王被誉为两京法主,三帝国师,李璟猜测,或许明王已经一百来岁,只能待在通天浮屠上,整日打坐修行,问卜天命。
于是派了沟通世俗的首座弟子入尘世,代明王行事。
想来,那位首座也不是寻常人物。
从春至夏,气候日渐炎热,使节团一路南下,终于抵达南诏边境。
却听说,西蕃使节早在几日前已进了南诏王宫,献上了丰厚的聘礼,向诏王提了亲。
请勿开启浏览器阅读模式,否则将导致章节内容缺失及无法阅读下一章。
相邻推荐:二嫁新帝 锦衣劫 谋妻 簪我长安花 圣宠(女尊) 春昼长 桃花煞 血税 岁柠 半拢明月 握春腰 被废后和狗皇帝互换体感 一代书仙:白书圣 金吾夜 明月别枝 藏鸢(双重生) 太子妃退婚后全皇宫追悔莫及 窃夺月色 攻略殿下成功之后 胆小贵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