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台小说网

电台小说网>其实我们一直活在春秋战国6·大结局 > 第九章 李斯的仓鼠哲学(第2页)

第九章 李斯的仓鼠哲学(第2页)

所谓“外国人到秦国来谋求官职”,表面上是说郑国这样的外籍人士,暗中遥指的就是当朝相国吕不韦,大有逼宫之意。

他们预料吕不韦会有强烈的反攻,也做好了准备迎接一场暴风骤雨。

但是出乎所有人的意料,当嬴政就这件事征询吕不韦的意见的时候,吕不韦很平静地说道:“既然诸位宗亲都有此议,那就下一道逐客令,让那些在秦国为官的外国人都卷铺盖走人呗!”

然后又补充了一句:“老臣我不在被驱逐的范围之内吧?”

嬴政没有回答,在场的宗室大臣们赶紧将头低下,齐声说:“不敢!”

他们心想,就这样赶走吕不韦显然不太现实,可是如果能够清除他在朝中的党羽,下一步就好办了。这个结果应该说很不错,已经超出了他们的预期。

嬴政果然下了一道逐客令,命外籍官员在限定的时间内离开秦国,自谋出路。

被驱逐的人员当中,有一位客卿李斯。

李斯原本是楚国上蔡人,年少的时候,在上蔡担任了一名管理粮仓的小吏。

在后人看来,管粮仓是一项肥差。进粮的时候,秤上面做做手脚,一百斤粮食当作八十斤进仓,多出来的二十斤就可以带回家。纳粮的老百姓还得想方设法讨好你,否则的话,一百斤粮食就不是八十斤,而是六十斤了。平时再动动脑筋,时不时拿点官粮回家,一家老小吃喝都有着落。遇到工作组来检查,一方面拿钱打点,一方面拆东墙补西墙,摆出一副粮食满仓的样子,也就蒙混过关了。碰到软硬不吃的工作组,那也没关系,一把火烧掉几十座粮仓,推说是风高物燥,认个看管不力之罪,大不了撤职回家,前些年贪的钱粮也够安度余生了。

可是,在李斯所处的那个年代,此风还不至于如此盛行。作为一名小吏,他只能老老实实靠着一份工资养家糊口,日子过得紧巴巴的。一个月三十天,倒有二十天要在管理所全天候值班,还不敢玩游戏聊QQ,生怕被上司看到丢了饭碗。

无聊的时候,李斯就给自己找点乐子——看老鼠。

人与人的不同之处在于,别人看老鼠就是老鼠,李斯看老鼠却发现了一种生存的哲学。

小吏宿舍和厕所里的老鼠,只能吃点残渣剩饭,个个饥瘦如柴。听到人的脚步声或是狗叫,就吓得魂不附体,赶紧缩到洞里躲起来。

可是粮仓里的老鼠呢,吃着白花花的粮食,上无风雨之忧,下无人犬之扰,个个肥肥壮壮,过得甭提多惬意了。

李斯由此得出一个结论:所谓人有贤能或是不肖,其实和老鼠差不多,就看他是处在什么环境中。

这句话乍一听,挺没志气的,可是仔细一想,又很有道理。否则的话,为什么有的小孩一出生就可以享受各种社会福利,享受着蓝天白云,呼吸着自由的空气,过得无忧无虑;而有的小孩一出生就要呼吸雾霾空气,喝含三聚氰胺的奶,挤破了脑袋去学这个学那个,把好好的童年过得无比惊险呢?不就是因为所处的环境不同嘛。

李斯下定决心要做一只粮仓中的老鼠。

怀着这样的想法,他投奔于荀况门下,学习帝王之术。关于荀况的学问,前面已经介绍过,在此不再赘述。当时,荀况桃李遍天下,弟子成百上千,其中最得意的门生却不过两位。一位就是李斯,另一位则是来自韩国的公室子弟,名叫韩非。

韩非自幼患有口吃,说起话来结结巴巴,但是写得一手好文章。论及学术水平,李斯自认为不如韩非。

所谓帝王之术,学成后自然是卖给帝王家。从荀况那里毕业之后,李斯考虑到楚国已经衰落,不值得他效忠,而其他各国也在走下坡路,只有秦国是他理想中的粮仓,便西入函谷关,来到咸阳,投奔到吕不韦门下。

这是公元前247年,秦庄襄王刚刚去世的时候发生的事。

吕不韦阅人无数,通过一下午的交谈,便认识到了李斯的价值,推荐他当了郎官。

所谓郎官,就是国君的侍从,一般由博学多才的青年才俊担任。这是一个级别不高,但是可以经常接触到国君的职务。

在众多郎官中,李斯很快脱颖而出,赢得了嬴政的青睐。他曾经对嬴政说过这样的话:“但凡干大事业的人,应该因时而动。过去秦穆公虽然强大,却没有想过要吞并天下,这是因为周朝没有彻底衰落,还必须尊重周天子的权威。自从秦孝公以来,周王室越发卑微,诸侯混战不休,秦国乘势而起,一跃成为天下第一强国,凌驾于诸侯之上,已经有六世之久了。现在山东六国都屈服于秦国,如同郡县。以秦国之强,大王之贤,统一天下有如扫除灶上的灰尘一般容易。如果不抓住这么好的机会,坐等各国恢复元气,又合纵起来对付秦国,就算是黄帝再世,也拿他们没办法了!”

嬴政听了,深受鼓舞,不久就拜李斯为长史。而吕不韦也采用李斯的计谋,派出大量间谍前往各国,以重金收买各国的名士,使他们暗地里为秦国服务。对于那些不愿意被收买的,则“利剑刺之”。

又过了一段时间,嬴政又拜李斯为客卿,也就是享受卿的待遇,但仍以客礼待之。毫无疑问,吕不韦在其中起了关键的作用,他对李斯一直是关照有加的。

正当李斯春风得意的时候,一道逐客令打破了他的粮仓美梦。

一开始他感到很惊慌,就像小吏宿舍里的老鼠听到有人走近一般,将心都提到嗓子眼上了。但是,在喝完三大碗白开水之后,他就完全冷静下来了。

这么重大的事情,吕不韦为什么会毫无表示呢?逆来顺受可不是他的性格啊!

目前在秦国当官的外国人,十有八九曾经在吕不韦府上当过门客,甚至参加过《吕氏春秋》的编写组。将这些人统统赶走的话,吕不韦颜面何存?更重要的是,日后还怎么开展工作?

李斯决定到吕不韦府上去问个究竟。

吕不韦显然料到李斯会来。他像往常一样接待了李斯,耐心地听李斯把话说完,然后问了一个问题:“你打算怎么办?”

李斯愣了:“我还能怎么办?大王已经下了逐客令,我总不能赖着不走吧?”

吕不韦脸上露出一丝不耐烦的神色,但很快掩饰过去。他轻描淡抹地说道:“你难道就没想过,写封信给大王说说道理?”

请勿开启浏览器阅读模式,否则将导致章节内容缺失及无法阅读下一章。

相邻推荐:大明反贼之朱家逆子  德意志帝国:一段寻找自我的国家历史,1848—1918  非常道  海路与陆路:中古时代东西交流研究  传统节日的奥妙:我们怎样过节  其实我们一直活在春秋战国3  极端的年代:1914—1991  城墙之外  小修行  白话史记  日日是好日:茶道带来的十五种幸福  性学五章  其实我们一直活在春秋战国  牛史·晚清篇  其实我们一直活在春秋战国2  其实我们一直活在春秋战国4  其实我们一直活在春秋战国5  南北战争三百年:中国4—6世纪的军事与政权  中国历史的里儿和面儿  府门儿·宅门儿  

已完结热门小说推荐

最新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