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九月的微风轻轻吹过东吴园,空气中开始有了丝丝凉意时,周文正独自躺在东吴大学钟楼前的草地上,两眼望着天发呆。
周文正发着呆,刘远就出现在了他的面前。
周文是苏州首富苏州商会会长大丝绸商周继先的独子。
周老太爷四十得子,本为大喜,但夫人却不幸因难产而亡。夫妻情深的周老太爷此后一直独身。众人本以为他对周文这独苗一定倍加宠爱,却不料周老太爷自小对周文就管束极严,而且说来也奇怪,周老太爷虽然为人极为正统,却从小就让周文在私塾之外接受了西式教育。这在民国初年来说,简直太令人难以置信了!
让私塾老师和周老太爷特地请来教授周文西学的留美学生大为吃惊的是,周文不但四书五经倒背如流,广泛涉猎经史子集,对西学的领悟更是让人叹为观止,连续换了好几位老师都不能满足他的需要。最后教授英文时只好直接请了个美国人。美国人教了两年以后深感再教下去凭自己的本事简直就是误人子弟,所以极力向周老太爷建议让周文去美国留学,并保证以周文的资质肯定能进入耶鲁大学!
对于美国人的建议,周老太爷本来倒很是意动,但16岁的周文并未如周老太爷所愿出国留学,而是自作主张考入了苏州本地的东吴大学法学院,年龄和成绩均创造了当年东吴大学入学的记录!
东吴大学法学院的学制比较特殊,必须先在苏州东吴大学的本部文学院学习三年,再转入上海的东吴大学法学院继续学习法律三年,但毕业后可以获得文学和法学双学士学位。
也许是对从小严厉管教的一种补偿,周老太爷对周文自己的选择并未做过多干涉。
刘远的父亲刘康也是丝绸商,不过刘家的丝绸生意比起周家就差远了。
俗话说,同行是冤家,周老太爷虽然从来没有把刘康当成竞争对手,但刘康却真切地感受到了压力。内心的强烈排斥感使得刘康极不情愿和周家来往,不过刘家二少爷刘远却碰巧和周家少爷周文同一年考入东吴大学,而且同在文学院,所以,近两年两家在面子上也就经常来往了。不过刘远读的本就是文学院,而不像周文那样是文学院的“客人”。
由于女生较多,文学院的男生对其他学院男生怀有天然的敌意,就连同在文学院上课的法学院学生也不例外。所以作为将来法学院一员的周文刚进文学院时并没有几个朋友。不过让文学院男生极为郁闷的是,这个客串文学院学生的法学院学生文学功底居然比几乎所有的正宗文学院学生都要好!当然,刘远就是那几乎以外的人了。
刘远年龄仅比周文大两个月,入学成绩更是仅次于周文,要不是因为周文,东吴大学的校史上好歹也该有他一笔!刘远入学后不久就进入了东吴大学文学院学生综合能力最佳体现的舞台——东吴剧社,而且没过多久就在社长换届选举中以压倒优势击败前任社长成为东吴剧社历史上第一个新生社长!作为文学院的当然代表,刘远自然肩负着捍卫文学院尊严的重任,而刘远本人也有称称周文斤两的打算。经过几次或明或暗纯文学上的较量后,两人虽然不分伯仲,但刘远却开始对周文刮目相看了。因为周文不但文史不比刘远差,理学更是专攻文学的刘远所无法企及的。知道周文从小就接受了西式教育后,刘远对周文的国文功底惊讶之后就只剩下佩服了!
周文虽然眼界高,对这样一个人物倒也很是欣赏,所以这样的两个人自然是惺惺相惜了。
刘远看着地上的周文摇头叹道:“早知道你肯定躲在这里!你什么时候能换个地方发呆?”
周文看了刘远一眼,却没有说话,还是继续看天。
刘远蹲下身,看着周文,微笑着也是不说话。
过了好一会,周文嘴角终于动了动,说:“快放!”
刘远故作吃惊,说:“你怎知我要大放厥词?”
周文笑笑说:“我从来都没有认为你是要大放厥词——因为我认为你是要放屁!”
刘远为之气结,不过转念一想,说道:“不过你可以试着猜猜我今天找你有什么事,这次你要是能猜到,我就彻底服了你了!”
周文瞥了眼刘远,悠悠地说:“早就听说你们东吴剧社最近在招新人……”
刘远立刻打断他的话说:“是我们东吴剧社!别忘了你也是剧社的特约编剧!”
周文说:“好好好,我们东吴剧社。恐怕你这次找我就是特地为告诉我你们新招了一个极优秀的女生吧?”
刘远愣住了,瞪大眼说:“咦?你怎么知道?”
周文一笑,说:“你自己想想好了,你们……我们东吴剧社前两次招新人有哪一次你没有在我面前吹过?”
刘远抓了抓头,说:“看你说的,真有这种事?”
周文看着天边,说:“你自己说呢?”
刘远想了想,笑了,说:“好像还真是的!不过这次不一样,她真是个极优秀极优秀的女生……不多说了,今天就让你见见她,怎样?”
周文摇摇头不再理他,继续发呆。
刘远说:“你不信啊?今天礼拜四,又没有课,不如跟我们剧社几个人一起游虎丘去?”
周文的回答很简单:“不去。”
请勿开启浏览器阅读模式,否则将导致章节内容缺失及无法阅读下一章。
相邻推荐:刘宇程川 叶萝钟晋平 顾盼盼杜浩轩 姜菲菲沈心妍 宋兮沈迟 时烟周寂凛 昭昭张志远 陈挽侬许南席 林声声裴楚 张定海 沈袅袅容盛 陈静水 陈远林禾 鸿飞李永胜 姜以乐周清念 楚尘司徒雪雉 黎苗蒋成 肖海洋刘芳语 柳展照吴筝 谢青颜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