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台小说网

电台小说网>大崩溃改编的电视剧 > 宽松埋下了祸根(第1页)

宽松埋下了祸根(第1页)

在金融学理论中,有一种观点认为,爆发金融危机的根本原因是金融自由化引发的资产价格泡沫。

所谓金融自由化,顾名思义,就是监管机构睁一只眼闭一只眼,放松对银行、证券公司和投资银行的监管。于是,这些金融机构就开始肆无忌惮,甚至胡作非为,在激烈的竞争中,为了抢占市场努力制造一些规避监管的工具和手段,从事一些高风险、高回报的业务。如果此时有大量热钱在全球范围内流动,国内的高回报就会吸引大量国外资本进入,加剧国内流动性过剩的局面,对资产泡沫的形成起到了推波助澜的作用。

从美联储成立到1929年大崩溃之前,美国的信贷和货币供给整体上不断增加,过剩的流动性推高了资产价格,为最后的崩盘埋下了祸根。

——银行数量增多,参与到资本市场中。

机构层面上,监管对于机构炒股这件事并没有任何限制条件,银行、信贷公司、投资银行等中介机构纷纷迅速投身到这门赚钱的生意中。

20世纪20年代,银行业十分发达。金融机构收入由1919年占私人生产收入的2.2%增长一倍多,至1929年达到4.6%。银行的资本与公积金总额从1919年开始,在十年中增长了一倍。美国公开发行的公司债券和票据从1920年的261亿美元增长到1928年的471亿美元,联邦公开证券的发行量从118亿美元增加到336亿美元。

这种速度与规模的增长,并不是来自于银行的行业集中程度提高和整体实力增强,而是来自于银行数量的增多。1900年,银行的数量为12427家,1920年有多达29000家银行,1921年为30456家,大萧条前曾超过33000家……

面对上涨的股市,银行组建投资机构,雇用大量推销员,大型投资活动让人眼花缭乱。包括银行在内的金融机构,很愿意将剩余资金拿出来炒股。在大崩溃之前,银行以股票和债券为抵押,贷给经纪人的款项就达到了85亿美元。

——信托公司迅速膨胀。

《国民银行法》规定,国民银行不能从事信托业务。于是信托公司就凭着这把“尚方宝剑”不仅做着特许经营的信托业务,还与国民银行抢吸收存款、发放贷款的生意。

在监管方面,信托公司比商业银行享受更优惠的政策:国民银行要维持25%的储备金,而信托公司只有15%,且最低只需要三分之一的现金储备;信托公司可以直接买卖股票,持有并管理房产,而这些行为都是国民银行不能涉猎的。

为了追求高额利润,信托公司提高利率,吸收存款,然后以股票和债券为抵押贷出资金,或进行长期风险投资。这招非常有效,在20世纪初,纽约信托公司吸收存款的数量可以与纽约国民银行相媲美,占据纽约金融市场一半左右的市场份额。

1927年约存在160家投资信托,而1928年一年,新成立的信托公司就达到了186家,到了1929年,新成立的投资信托数量暴增到265家。数量快速增长的同时,信托公司的业务规模也与日俱增。1927年,投资信托向公众发售价值4亿美元的证券,到1929年则增至30亿美元,短短两年增长到7.5倍。

信托公司不健康地快速增长,增加了金融市场的不稳定性。

——信贷暴增。

随着美国城市化进程的加快,工资并不能满足居民的生产、生活需要。于是,以分期付款、典当行、小额贷款为标志的消费金融应运而生。商业银行和工业巨头纷纷加入这片蓝海,信贷剧增。

消费金融快速发展。1910年摩利斯银行成立,这是美国第一家向居民提供消费贷款的商业银行。当年,美国一些银行就可以办理汽车贷款、耐用品贷款、旅游贷款、住房修缮贷款、教育贷款等业务。1915年信用卡在美国产生,1919年美国通用汽车公司成立了通用汽车票据承兑公司,为顾客提供汽车贷款。据统计,1924年有四分之一的客户办理了汽车贷款。到了1925年,汽车分期贷款的规模已经达到2.289亿美元。

个人消费金融的快速发展,一方面解决了居民的问题,满足了资金需求,另一方面也是个人杠杆的提升过程。经济形势好,收入稳定时,个人的消费贷款还可以维系,一旦遇到危机,收入中断,个人不但没有储备抵御危机,而且杠杆还会完全会暴露在风险之下。除了用于消费方面,面对火爆的股市,不排除有一部分资金来自消费贷。

在资本市场,贷款规模同样大增。20世纪初对于融资买卖股票行为并没有任何限制,股民只要有10%的保证金,就可以购买股票,剩余资金完全可以通过银行保证金贷款或者经纪人贷款获得。有的股民没钱也想炒股,于是连10%的保证金也贷款。

——货币供给增加,助推资产价格。

第一次世界大战期间以及之后几年,大量黄金流入美国,美国的贸易顺差如气球一样越吹越大。此时,美国也打开了信用扩张的水龙头,货币供给随着黄金储备的增加快速增长。

正如表2-1所示,黄金储备从1914年开始上升,货币供给以更快的速度随之上升,到了1920年货币供给几乎增加一倍。1921年7月至1929年8月,美国货币存量增长45%。[1]

1920年到1921年,随着战争的停止,美国出现短暂的经济波动,工业生产指数和零售物价指数出现大幅回调,商业银行贷款和货币供给出现了负增长。1922年,为了刺激和恢复经济,商业银行贷款和货币供给再次回到快车道。从1924年到1929年,虽然信用增长的速度放缓了下来,但仍在小步慢跑。

表2-11913年至1932年美国黄金储备、货币供给与国内生产总值[2]

从工业生产指数看,货币的扩张使美国1924年至1929年的机械和设备产出提高了2倍多。从需求的角度看,市场上并没有那么大的市场。

当供给大于需求时,物价就开始下降,进而导致企业利润的回落。当实体经济的产出无法满足资本的获利需求时,它们就会寻找新的突破口。

正所谓踏破铁鞋无觅处,得来全不费工夫。在资本像热锅上的蚂蚁寻找出路时,标准普尔股价指数从1922年开启了一轮牛市,连续上涨8年,涨幅超过4倍……追求利润是资本的天性,高额利润能让资本彻底暴露本性,货币流向了股市……

——资本市场混乱不堪。

金融机构的所谓强大,与背后的肆意妄为密不可分。

苏伊士运河的成功开通以及在资本市场上获得的巨大收益,刺激了其他运河工程的启动。一时间,运河成了炙手可热的香饽饽。然而,大多运河公司到了运营阶段如果不能兑现预期利润,股价就会出现“见光死”的状况。当时,投机活动盛行,管它日后业绩是否能够兑现,股票市场上出现了大量毫无价值的运河类股票,甚至出现了庞氏骗局。

现在资本市场上会重点打击内幕交易、散布谣言、联合操盘等违规现象,但在第一次世界大战后,投资盛行,资本市场对这些行为视若无睹。

证券交易所的暗箱操作肆无忌惮,公司高管以及一些内幕人士经常利用掌握的信息优势与商界、政界的名人勾结,各唱各的戏,各自演好自己的角儿,最终达到收割韭菜的目标。

据统计,他们从市场中诈取了约250亿美元,政界和商界的舞弊丑闻不断爆出。其中比较著名的是,有“贵族中的贵族”之称的纽约交易所董事长理查德·惠特尼挪用别人的钱,盗用交易所津贴基金,总额接近3000万美元。《现代美国——1896—1946》的作者德怀特·L.杜蒙德认为,20世纪20年代是“讹诈盛行的时代”。

整体而言,在1929年大萧条爆发之前,美国的金融体系非常不成熟,而这种不成熟跟不上美国工业的发展速度,与美国的经济地位极不相称。显然,工业革命在等待金融革命。

请勿开启浏览器阅读模式,否则将导致章节内容缺失及无法阅读下一章。

相邻推荐:穿书后,我靠摆烂成为七零团宠  主角林不凡秦舒雨花涵蕊护国十年  告白嫌我死肥宅,怪物降临哭什么  七零小妻被撩!腹黑军官红眼失控  孟仁吕倩倩  分手后,前任每天跪求我复合  叶离苏心斋  顾青禾  狂医至尊  末世:我的军团能镇压一切  离婚半年,高冷前妻跪求复婚  盛世嫡女:战王宠妃捧上天  满朝文武听我心声,我摆烂吃瓜!  难驭  农门团宠,炮灰女配才是满级大佬  都拜师女主?那我只好独享女魔帝  出狱后,我和千亿霸总闪婚了  陈平安全家流放带嫂夫人们去逃荒  摆烂后,她成了夫君的心尖宠  抄家后,替嫁医妃带着空间去流放  

已完结热门小说推荐

最新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