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台小说网

电台小说网>大汉历史人物 > 第一章流氓当皇帝(第1页)

第一章流氓当皇帝(第1页)

街头混混与真龙天子

大汉帝国的创始人——汉高祖刘邦,公元前256年出生,沛郡丰邑人,也就是现在的江苏省徐州市丰县一带。刘邦本名刘季,排行第三,上面有两个哥哥,往下有一个弟弟。他的父亲被称为刘太公,母亲被称为刘媪。按照现在的理解,刘太公就是刘大爷,刘媪就是刘大妈,都不是正式的称呼,而是当时社会中的俗称。

刘太公为人勤奋,积累了不少家底,在当地也算是有头有脸的人物。他为人豁达,待人亲切和气,对于喝喝小酒、晒晒太阳的生活情有独钟,日子过得滋润有味,用现代的话来说,也算是中产阶级了,过的绝对是小康生活。刘太公的大儿子叫刘伯,二儿子叫刘仲,又称刘喜,刘季是老三,另有一位小儿子叫刘交,与三位哥哥属于同父异母。

伯、仲、季,是古代用来表示长幼排行次序的称谓。伯(孟)是老大,仲是老二,叔是老三,季是老四。古代贵族男子的字前常加伯(孟)、仲、叔、季表示排行,字的后面加“父”或“甫”字表示男性,如伯禽父、仲尼父、叔兴父等。刘太公家的刘伯、刘仲、刘季,翻译过来就是刘大、刘二、刘三。那么,刘邦排名第三,为什么不叫“刘叔”反叫“刘季”呢?其实,“季”也有“老幺”的意思,一般家里如果不是正好四个孩子,最小的孩子都可以用“季”来称呼。比如周文王的父亲三兄弟分别称:太伯、仲雍、季历,没有叔。刘邦的弟弟刘交,是同父异母所生,至于为什么取名“刘交”,历史文献里并没有详细的记载。另外,刘太公并不是一个很有文化的人,平常可能并不会“刘伯”、“刘仲”、“刘季”地叫,更可能喊“刘大”、“刘二”、“刘三”。

关于草根皇帝刘邦的出身,有一个神奇的传说。刘邦的母亲有一天梦到与神交合,这时突然电闪雷鸣,刘太公定睛一看,有一条蛟龙在他老婆身上。之后,刘媪便怀孕了,足月之后便生下了刘邦。刘邦出生就不同于一般人,史书中记载,刘邦是个标准的美男子,身高七尺八寸,高鼻梁,宽额角,还有一把长长的胡子。总之是一副大富大贵的相貌。更奇怪的是,他的左腿还长有72颗黑痣,应验了传说中赤帝火德七十二日的征兆。

其实,关于刘邦的这些离奇出身和各种传说故事,显然是刘邦做了皇帝之后人们编造出来的,用意当然是说刘邦不是普通人,是真龙天子,因为那时君权神授的理论很容易被人们接受。毕竟腿上长七十二颗痣的人还是很少见的,甚至有人怀疑人的身上到底能不能长这么多痣。据医学专家说,一大片点状痣簇生在一起是可能的,然而这是一种疾病。

刘邦生来一点也不像刘家的人,他的两个哥哥做事勤劳,为人上进,可他虽然生得人高马大,身强体壮,却没有继承家族的优良传统,从小不喜欢读书,更不喜欢干农活,常常呼朋唤友、寻欢作乐,干一些偷鸡摸狗之类的事情。气得刘太公常骂他败家子,可他对此毫不在意,左耳进、右耳出,权当没有听见。刘太公气得咬牙跺脚,但也没有办法。

刘太公常常想,儿子这么不求上进,找老婆恐怕是个问题。但毕竟是自己的儿子,当老子的总不能不管,还是得想个长久之计。于是,刘太公就用自己的家底为儿子谋了一官半职,买了一个沛县泗水亭亭长的小官。亭是秦朝时的地方行政单位,秦朝的基本行政区划是郡县制,秦始皇时天下共划分三十六郡,后增至四十余郡,下再设乡、亭、里。亭有两种:一是城里的亭,级别跳过乡,相当于现代城市里的区;第二种是乡下的亭,相当于现在的镇,或处于交通要道之上。这样的亭具有旅馆和驿站邮递的作用,而亭官同时又负有督禁盗贼的责任。亭的主要官吏是亭长,由县吏任命,职责是维持地方治安,并听从县尉指挥,相当于镇上的镇长兼公安局长。

有了这个差事,刘邦更是潇洒自在了,不用每天听老爹在自己耳边念叨,可以尽显流氓本色了,用现在的话来说,刘邦的前半生过得是挺“任性”的。虽然官不大,甚至还挺小的,但是在担任泗水亭长期间,刘邦却也过得悠哉乐哉。虽然是个混混,但他有一副侠义心肠,而且擅长交际,这个看起来很不起眼的小官提升了他人际关系网络的层次,他的朋友更多,也更铁了。在泗水亭认识的朋友,都成了他日后打天下最忠实的伙伴,比如张良、萧何、曹参、夏侯婴……这些坚实的后盾,为刘邦打天下奠定了基础。

古人常说“不孝有三,无后为大”。刘邦三十岁时还没有成家立业,由于“混混”的头衔早已远近皆知,没有人愿意把自己的闺女嫁给他。那个年代还不流行“裸婚”,就这样一直到四十多岁,刘邦依然单身,每年都过“光棍节”。然而,命运是一件无法捉摸的事情,“种豆得瓜”有时候也并非不可能,刘邦就遇到了他的“瓜”。

这天,沛县来了一个姓吕的,人称吕公,姓吕名文,字叔平,山东单县人。吕公有四个子女:长子吕泽,次子吕释之,长女吕雉,次女吕媭,跟县令是好朋友。吕公他这次到沛县来是考察风土民情的,因为被仇人追杀,一路就逃到了好友沛县县令家里。于是县令就准备为吕公接风洗尘,刘邦得到消息也前去凑热闹。

负责为宴会接收贺礼的人是后来刘邦手下“三杰”之一——萧何。此时,萧何是沛县县令手下一名官员。这次酒宴,萧何主管收礼。当时按照规定,献钱不满一千的人只能在堂下喝酒;凑钱超过一千的人才能到堂上喝酒。前去捧场的人有带物的,有带钱的,可刘邦口袋里一毛钱也没有,到了门口却高喊一声“泗水亭长刘邦贺钱万”就直接来到堂上,实际上,刘邦玩的是“空手套白狼”,一个子也没献。

这边吕公一听“贺钱万”,顿时感觉很惊讶,赶紧跑到门口去迎接。因为在当时“贺钱万”算是非常大手笔的。从酒宴的规定看,出一千钱的都算是贵客,是能在堂上喝酒的。以当时的实际收入上看,秦代一位县令的年俸也只是数千钱,至于亭长,一年的俸钱不足数千。一个亭长一次酒宴敢于“贺钱万”,估计吕公心里也知道这是刘邦胡乱编的,但这位吕公是一个心思活泛的人,他从中看到了刘邦的流氓胆量和潜在的政治家素养。

吕公这个人还有一个特点,非常迷信相面。因此,当他看到刘邦的面相时很吃惊,等客人都走了之后,吕公对刘邦说:“我平生常给人相面,但从来没有见到像你这样好的面相。我有一个女儿,想许给你为妻,希望你不要嫌弃。”

刘邦这时连对象都没有,本来想来蹭吃蹭喝,没想到还白捡一个老婆,这种好事难道还有不答应的道理?于是立马答应下来。但是,吕公的老婆有意见了,跟吕公抱怨说:“你平时总说要给女儿找个富贵人家,沛县县令对你这么好,他来上门提亲你都不答应,为什么非要嫁给这个刘邦?”吕公回答:“此非儿女子所知也。”

刘邦回到家跟父母说明了吕公的意思,父母也很高兴。刘太公操心多年的难题终于得到解决,并且对方还是县令的故友,不是寻常人家,当然满心欢喜地同意。于是,这位吕公的女儿在很多年后就成了大名鼎鼎的吕后,给刘邦生了一儿一女,儿子就是后来的汉惠帝刘盈,女儿就是鲁元公主。

天下大乱,刘邦杀县令发迹

秦始皇执政后期,由于苛政不断,政局动荡不安,加上大兴土木,动用了大量劳役去征讨匈奴,还要修长城,建阿房宫以及骊山皇陵,耗费了巨大的人力、物力、财力,百姓苦不堪言。这一年,刘邦已经在亭长的位置上干了好几年,也是在这个时候,他接到了一个任务:押送劳役前往骊山修陵。

当时,秦帝国的成年男子,除了每年为郡县地方政府服一个月的劳役外,一生中还要为国家服徭役一年,戍边一年。事实上,秦帝国农民的徭役负担很重,远远超出制度上的规定。按制度上的规定,沛县农民每年都要有人到都城咸阳为国家服徭役。浩大的秦始皇陵与阿房宫工程,常年需要几十万劳力。

当时,郡县被征调徭役的民夫,要由地方政府派人带领前往,并由带领者监管这些民夫。地方政府中的官吏,一般都不愿担任这一差事。因为这不仅要远离家乡,备尝旅途的辛苦,有时还要承担一些意想不到的风险,责任重大。秦法对带领民夫的官吏有非常严苛的要求与规定,违犯法规者将视其不同情节给予严厉的惩罚。

但是对于刘邦来说,这件事并没有让他多烦恼,因为这并不是他第一次接到这样的任务了。刘邦和吕雉结婚之后,每天的工作也不是很忙,办完公事就回来帮妻子操劳农活,一家四口日子过得很安逸。但刘邦从来都不是一个能够安于本分的人,这样的日子过了几年之后,刘邦那颗不安于现状的心又开始蠢蠢欲动起来。这时恰好从曹参那里得知,萧何正在物色徭役的带队人,刘邦于是自告奋勇地揽下了这份差事,正好也借此机会出去散散心,见见世面。当时快到中秋节了,吕雉给刘邦准备了过冬的寒衣,依依不舍地送别他,县府中的同事也来送别刘邦。按往常惯例,每位替他饯行的官员都送给他三百钱,资助他旅途上的费用。当时,为官府服劳役抵债,每日的工钱是八钱,三百钱相当于一个劳力一个多月的工钱。只有萧何一个人送给他五百钱,刘邦很受感动,直到他做了皇帝之后,他还惦记着“何独以五”这件往事。

刘邦带领着一众农夫,告别了亲人踏上征程,从沛县启程西行,一路上凄凄凉凉,一直到达目的地——咸阳城东南的阿房宫工地,这里离咸阳只有几十里的路程。在这里,刘邦遇到了一个让他心生羡慕的人。这天,刘邦在路上闲逛,正好遇到秦始皇的车驾出行。

请勿开启浏览器阅读模式,否则将导致章节内容缺失及无法阅读下一章。

相邻推荐:十国帝王  不容青史尽成灰:三国两晋南北朝卷  异界练级狂人  万古第一邪神  不容青史尽成灰:两汉卷  高手下山:开局九封婚书  慈禧全传  董小宛  骗枭  坐天下:张宏杰解读中国帝王  人与土地  开局相亲,师父逼我祸害绝色女总裁  不容青史尽成灰:隋唐宋元卷  悬崖边的名士  太平天国  高手下山:开局拿错婚书  武碎玄天  一个人的遭遇  兵甲三国  八大胡同艳闻秘事  

已完结热门小说推荐

最新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