狂想现实主义,最早由李敬泽提出,用来说明他对《受活》的认识。这个词是否恰当,还可另外讨论,但“狂想”这个词,确实相当准确地击中了阎连科写作的重要特性。《年月日》和《黄金洞》之后,阎连科的小说无不带有狂想的特征,你在现实生活当中很难遇到类似的故事,类似的情节,变形、夸张、怪诞、极端,是他的小说最直接的美学风貌。在他和梁鸿女士的讨论中,他曾经提到,他很喜欢河南作家李佩甫的一篇小说《橘子》:当橘子扔到脸上的时候,橘子竟然在这个人的脸上生根发芽了,并且长出了一株橘子树。这段对话或许无意中透露了阎连科独特的口味。
请勿开启浏览器阅读模式,否则将导致章节内容缺失及无法阅读下一章。
相邻推荐:光与静默 我们心中的怕和爱 培根随笔 锵锵三人行·跟陈丹青聊天 蓝色火焰 蒲桥集 你想得简单,一切就变得简单 有如候鸟 容斋随笔 烟火人间 进入黎明的漫长旅程 什么是自由什么是爱 蒙田随笔全集 将饮茶 中国微经典:窒息 星条旗下的茶叶蛋 远方的鼓声 20世纪中外散文经典评点珍藏本 只愿你曾被这世界温柔相待 潦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