赏析:
这首诗是龚自珍罢官南归,路过镇江时所写的。龚自珍在诗后自注,「过镇江,见赛玉皇及风神雷神者,祷词万数。道士乞撰青词。」刚好遇见一个祭祀玉帝的大会。而主持祭祀的道士认识龚自珍,就求他作了这首青词。青词是一种写给神仙看的文体。
「九州生气恃风雷,万马齐喑究可哀」:这两句以比喻修辞格,表明只有依靠一场急风惊雷,才能打破在清朝统治下,到处呈现着的为时已久的一片死气沉沉的局面。「风雷」,比喻革命风暴。「风雷」之上冠以「恃」字,表明挽救危亡,振兴国家,急风惊雷而外,别无他途,足以见出诗人的敏锐眼光和斗争梢神。「万马齐喑」,比喻在清朝统治下,人们不敢讲话,到处是一种令人窒息的沉闷气氛。
这里用了一个典故。苏轼《三马图赞引》:「时(宋元祐初)西域贡马,首高八尺,龙颅而风骨,虎背而豹章,出东华门,入天驷监,振鬣(liè)长鸣,万马齐喑。」对于「万马齐喑」的局面,用一「哀」字,表明诗人痛惜之情与爱国之心。诗人于1810年到北京做官,满怀经世之志、治国之略,但是仕途的失意。
「我劝天公重抖擞,不拘一格降人才」两句,运用移花接木的手法,表现了诗人渴望砸烂黑暗统治,出现一个崭新世界的愿望。「天公」,即玉皇,亦即世俗所谓老天爷。诗人揭露时弊,忽然就劝起老天爷来了,诗人是借「道士乞撰青词」之机,用民间迷信活动来为自己所要表达的思想感情服务。「不拘一格」,充分表现了诗人开阔的胸怀,远大的目光。
当时的清政府,腐朽无能,内忧外患,特别是帝国主义侵略者,虎视耽耽,奴役中国民族、灭亡中国国家之心不死,瓜分风潮,迫在眉睫,要拯救暴风中破船似的中国,非有各方面的大批人才,是无济午事的,所以诗人劝天公重新振作精神,不拘一格而降大批人才,共挽即倒的狂澜,将倾的大
()
厦。「劝」字,颇具积极意义。它是奉劝,而不是乞求,表现了诗人处于踞离临下的地位,也显示出诗人变革的信心。
全诗以一种热情洋溢的战斗姿态,对清朝当政者以讽荐,表达了作者心中对国家未来命途的关切,和希望当政者能够广纳人才的渴望,具有很深刻的历史背景和很强的现实意义。
二、多情的纳兰性德
纳兰性德(1655年1月19日—1685年7月1日),叶赫那拉氏,字容若,号楞(léng)伽山人,满洲正黄旗人,清朝初年词人,原名纳兰成德,一度因避讳太子保成而改名纳兰性德。大学士明珠长子,其母为英亲王阿济格第五女爱新觉罗氏。
(一)心比天高,命比纸薄
纳兰性德自幼饱读诗书,文武兼修,17岁入国子监,被祭酒徐文元赏识,推荐给内阁学士徐乾学。18岁考中举人。19岁参加会试中第,成为贡士。22岁考中进士。
这一时期的纳兰性德发奋苦读,拜徐乾学为师。在名师指导下,他于两年中主持编纂了一部儒学汇编——《通志堂经解》,深受皇帝赏识。他还把自己熟读经史的见闻感悟整理成文,编成四卷《渌(lù)水亭杂识》,当中包含历史、地理、天文、历算、佛学、音乐、文学、考证等等知识,表现出相当广博的学识和爱好。
比他年长一岁的康熙对这位才子很是欣赏,将他提拔为自己身边的一等侍卫,常常邀请他一起品茗煮酒,吟诗作对。他曾多次随康熙出巡,还曾奉旨出使梭龙,考察沙俄侵边情况。
虽然常常随王伴驾,拥有被世人艳羡的出身、才华和前途,但纳兰性德的内心始终充满了悲伤与忧愁。有人说就是因为在皇帝身边当了近十年的侍卫,纳兰性德才感到极度压抑。后来,他父亲的政敌索额图当了领侍卫内大臣,成为纳兰性德的顶头上司,他在父亲和索额图的夹缝中生存,常常「惴惴有临履之忧」。
30岁时,便因病英年早逝,被葬于海淀区上庄乡上庄村北,皂甲屯西一处台地上。
纳兰性德24岁时将词作编选成集,名为《侧帽集》,又著《饮水词》。后人将两部词集增遗补缺,共349首,合为《纳兰词》。传世的《纳兰词》在当时社会就享有盛誉,为文人学士高度评价。时人云,「家家争唱《饮水词》,纳兰心事几人知?」可见其词的影响力之大,被后人誉为「满清第一词人」、「第一学人」。
(二)作品赏析
1.《木兰花·拟古决绝词柬友》
人生若只如初见,何事秋风悲画扇。
等闲变却故人心,却道故人心易变。(一作:却道故心人易变)
骊山语罢清宵半,泪雨霖铃终不怨。(一作:泪雨零夜雨霖)
何如薄幸锦衣郎,比翼连枝当日愿。
译文:
人生如果都像初次相遇那般相处该多美好,那样就不会有现在的离别相思凄凉之苦了。
如今轻易地变了心,你却反而说情人间就是容易变心的。
想当初唐皇与贵妃的山盟海誓犹在耳边,却又最终作决绝之别,即使如此,也生不得怨。
但你又怎比得上当年的唐明皇呢,他总还是与杨玉环有过比翼鸟、连理枝的誓愿。
赏析:
这首《木兰花令》常被我们当做爱情诗来读,但他实际上是模仿古乐府的决绝词,写给一位朋友的。
「人生若只如初见」:初相遇的时候,一切都是美好的,所有的时光,都是快乐的。即使偶有一些不如意的地方,也甘心消受,因为抱着憧憬,所以相信一切只会越来越好。
「何事秋风悲画扇」一句用汉朝班婕妤(jiéyú)被弃的典故。扇子是夏天用来驱走炎热,到了秋天就没人理睬了,古典诗词多用扇子的来比喻被冷落的女性。这里是说本应当相亲相爱,但却成了相离相弃。又将词情从美好的回忆一下子拽到了残酷的现实当中。
「等闲变却故人心,却道故人心易变」二句:因为此词是模拟女性的口吻写的,所以从这两句写出了主人公深深地自责与悔恨。纳兰不是一个负心汉,只是当时十多岁的少年还没主宰自己的命运。
「骊山语罢清宵半,夜雨霖铃终不怨」:《太真外传》中记载,唐明皇与杨玉环曾于七月七日夜,在骊山华清宫长生殿里盟誓,愿世世为夫妻。后安史乱起,明皇入蜀,在马嵬坡无奈处死杨玉环。杨玉环死前云:「妾诚负国恩,死无恨矣。」明皇后来在途中听到雨声、铃声而悲伤,遂作《雨霖铃》曲以寄哀思。这里借用此典说即使是最后作决绝之别,也不生怨。
「何如薄幸锦衣郎,比翼连枝当日愿」:女子将二人比作明皇与贵妃,可是你又怎么比得上当年的唐明皇呢,他总还是与杨玉环有过比翼鸟、连理枝的誓愿!意思是纵死而分离,也还是刻骨地念念不忘旧情。
整首诗到这里就结束了,但女子的哀怨之情却持久的缠绵在读者心中,久久不曾消退。而这「闺怨」的背后,似乎更有着深层的痛楚。「闺怨」只是一种假托,词人是用男女间的爱情为喻,说明与朋友也应该始终如一,生死不渝。
2.《长相思》
山一程,水一程,身向榆(yú)关那畔行,夜深千帐灯。
请勿开启浏览器阅读模式,否则将导致章节内容缺失及无法阅读下一章。
相邻推荐:2021 平板电脑推荐与选购:高效选品方法论 九秘神针:君临天下 王爷将心向明月 超级高效术:让你的生活、工作和学习快人一步 2021 智能手机选购指南:看懂市场,做聪明的购机人 怪谈文学奖:现代都市恐怖病系列 围观考古现场(全新升级版) 梦想乡:整个世界也无法阻止我来爱你 仙君他貌美如花 摄影配件入门手册:欲善其事,先利其器 大话西方艺术史:艺术原来这么有趣 鉴爱高手,热血出击 刑侦笔记:真实案件始末 情绪管理:如何舒适过生活 重生后,弃女毒妃飒爆全京城 繁华之间:名利场上的一夜沉浮 隐私的角落:女人们的微笑战争 高中生:三步打通理科思维 给压力山大的职场新人:升级职场能力,拼的是高手思维 桃花源异闻录:比你想象的更黑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