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台小说网

电台小说网>围观考古现场txt > 第 3 节 贾湖遗址(第1页)

第 3 节 贾湖遗址(第1页)

()

《国家宝藏》这个节目,相信对考古和文物感兴趣的你一定不陌生。它从博物馆里的文物入手,通过情景剧的形式,解读文物背后的故事,带观众了解文物的前世与今生。这些博物馆推荐的文物,大都是我们耳熟能详的,比如越王勾践剑、《千里江山图》等,件件都是镇馆之宝。不过,当河南博物院推出贾湖遗址出土的骨笛时,估计很多观众都很疑惑:这是哪门子国宝,没听说过啊?

在大众的视野中,贾湖遗址知名度确实不太高,但是在学术圈内,贾湖遗址算得上是一个考古圣地了。在那里,我们老祖宗的勤劳、智慧被诠释到了极致,考古学多学科交叉研究的特性也发挥到了极致。

事实上,除了《国家宝藏》中展出的世界上最早、保存最完整的管乐器——骨笛之外,贾湖遗址还给后人留下了太多太多惊喜,这一次,我们就一起来领略一下,贾湖遗址还有哪些令人大开眼界的发现吧。

围观考古现场:偶然发现的史前遗址

与众多考古遗址一样,贾湖遗址的发现,也是一个偶然事件。

驻马店,位于河南省中南部。它地处北亚热带与暖温带的过渡地带,气候温和,降水稳定,但谁也没想到,这样一个地区,居然会因为一次台风北上引发的罕见暴雨而酿成了巨大灾难——1975年8月8日,当年的第三号台风在福建登陆后,越江西,穿湖南,最后直入河南境内,造成了历史上罕见的特大暴雨,并且导致了板桥水库等数十座水库垮塌,洪水淹没了数千公里。

正是这场大洪水,把舞阳县境内贾湖村的房子冲得只剩一间未倒。1978年,国家拨款来修村东边的防护堤。在平整土地的过程中,带队老师贾建国发现地里挖出了一些碎陶片,还有一些形状奇怪的石头。

贾湖村,是个小得不能再小的村庄,但是在它周围陆陆续续曾经发现过一些遗址,有名的如裴李岗遗址,再加上贾建国有一点文物知识,他就怀疑这些挖出来的陶片和石头,会不会跟史前遗址有些关系?恰巧他有个朋友叫朱帜,是舞阳县文化馆的文物干部,于是他就把这些发现交到了县文化馆。

当时河南的裴李岗遗址刚刚发现,整个河南文博界正在为重大遗址的发现而兴奋。所以,朱帜一看到这些标本,立刻就联想到了裴李岗遗址。这会不会是一个与裴李岗遗址文化属性相似的遗址呢?

经过朱帜的努力,河南省文物考古所考古队在1980年春天进驻贾湖村,在村东进行了试掘。在最初的一个探方内,考古人员很快发现了大量的人类墓葬。墓葬相互叠压,表明这很可能是一个集中墓葬区,被数代人反复使用过。通过研究出土的陶片,考古人员初步判断,这是一个与裴李岗遗址时代相同、性质相近的新石器时代遗址。

从20世纪80年代开始,贾湖遗址的发掘基本就没有断过,从1983年到2013年,一共经历了8次发掘。每一次发掘,都有振奋人心的收获。比如1986年的第四次发掘,考古学家们首次在贾湖遗址中发现了两支骨笛。当时考古学家们正在清理第78号墓,这两支骨笛正放置在墓主人左股骨的两侧,它们不同于现代的横笛,既没有吹孔,更没有笛膜孔;也不同于箫,因为它们没有吹奏用的山口。所以当时的记录人员只用了「穿孔骨笛」来代替。

再比如1987年的第六次发掘,考古学家们也是收获颇丰。不仅发现了陶窑和陶窑作坊区,证明了当时贾湖已经有了较为集中的制陶作坊区,还有数量不少的狗坑。这些狗坑基本上位于墓地的边缘地带或者是房基旁。这可能代表着人类与狗的亲密关系。在活着的时候,狗帮人打猎、看家,死了之后葬在房子边上,仍旧履行着使命。

总而言之,在最初的发掘中,考古学家们并没有意识到手下的这个遗址有多么重要,在一次又一次的不断深入的发掘过程中,贾湖遗址的神秘面纱才被慢慢地揭开。

如何判断贾湖遗址的年代?

在讲述贾湖遗址中的出土文物之前,我们需要先解决一个问题:年代。在考古学研究中,确定年代是首要的,并且是必须的。显而易见,只有弄清楚了一个遗址的年代,考古学家们才能够把它放到合适的「坐标」,进行横向的和纵向的分析。遗址中出土的文物,才有了参考的基准。

历史时期的墓葬,我们可以根据里面出土的一些文字资料,比如说墓志铭、文献或者是器物上的铭文,将其结合史料记载来判断年代。比如满城汉墓,它的年代就是依照墓中随葬的铜盆上「中山内府」和「卅九」的铭文,再结合史书上有关中山王的记载,最终判断出来是刘胜之墓的。

可是,有文字记载的历史时期才多长时间呢?安阳殷墟出土的甲骨文可以把我们的文献记载追溯到3000年前,然而目前发现的4000多个甲骨文中,被释读的不过千余字而已。文字所能提供的时间尺度在整个人类历史长河中微不足道,人类几乎99%以上的岁月都是没有文字相伴的,从旧石器时代、新石器时代再到部分的青铜时代,这就是所谓的史前时代。贾湖遗址,就是一个属于新石器时代的史前遗址。由于没有任何文字信息可供参考,史前遗址的年代判别就必须依靠各种理论方法,从古代人类遗留的物质遗存中提炼和解读出相关的信息来帮助判断。

总体而言,考古学提出了两种不同的解决方法:相对年代和绝对年代。

相对年代

顾名思义,相对年代是「相对」的,也就是指年代的先后顺序,这是一个比较出来的结果。在我们无法明确遗址的准确年代时,这是唯一的选择。确定相对年代,主要依靠两个手段:地层学和类型学。

地层学的理论主要来自地质学的灵感,它的核心思想在于地层是「叠压」的,我们可以把地层理解为一层层的灰尘,在没有扰动的情况下,灰尘总是一层一层、从下往上覆盖的,因而下层在时间上永远早于上层。当然,在实际的操作过程中,地层学的研究是非常复杂的,因为人类是不断活动的,针对土壤的一些行为,比如耕地、房屋建造、墓葬等,都会扰乱地层,给我们的判断造成干扰。所以如何正确地分辨地层叠压关系,往往需要依赖考古学家的丰富经验。

类型学则有点向生物学借鉴的意味,将器物按照材料、形状或者装饰纹样的特点进行分类、排比,从而得出不同风格的先后演变序列。我们拿手机举个例子,功能手机面世的时间要远早于智能手机,假设千年之后的考古学家发掘了两个不同的遗址,A遗址中只发现了功能手机,而在B遗址中既发现了功能手机,又发现了智能手机,那么通过「类型学」的比较,B遗址的年代要晚于A遗址。

在所有的古代遗物中,考古学家特别喜欢拿陶器作为类型学的依据。这是为什么呢?最主要的原因是,陶器是古代日常生活中使用最广泛、遗存数量最大的器物,几乎每一个发掘的遗址中都会有陶器出土。而且陶器是极易破碎、损坏的日用品,这也就意味着它有更多的机会被人们不断地制作、创造出更多的器型。所以说,陶器大概是各种遗物里面最「敏感」的器物。在类型学领域作出重要贡献的考古学家皮特里,当年他的「成名之战」就是利用了尼罗河流域众多墓葬中出土的陶器,根据它们的形制变化归纳出了一套陶器发展序列。这一套发展序列确定之后,一旦哪个墓葬中发现了一种在这个序列中的陶器,就可以判断这个墓葬的相对早晚了。

绝对年代

虽然「相对年代」可以帮助我们知道一个遗址和文物的相对早晚,但这远远不够,考古学家们最希望知道的是它们究竟有多古老,是距今一万年,还是仅仅只有一千年?这个问题,对于史前遗址来说并不容易解决。直到20世纪50年代,在「二战」中为美国国防部从事原子弹研究的科学家威拉德·利比发明了碳14测年法,才极大地推动了考古遗址绝对年代的测量。利比还因为这项发明获得了诺贝尔化学奖。

碳14测年基于一

()

个非常简单的原理:生命体在活着的时候不断吸收着碳14,直到死前那一刻。之后,生命体内的碳14开始呈现一定规律性的衰减,衰减率大约是每隔5700年左右减少一半。

根据衰减的规律性,我们只需要提取出遗址中有机体内的碳14含量,再进行一些简单的计算,就可以知道遗址的绝对年代了。我们可以仅用来自考古地点的少量有机材料样本,比如木炭、木头、种子或者骨骼等,就可以较准确地测定其年代。简单、准确、高效,所以碳14测年迅速在考古学界普及,成为考古学研究的有力武器。

介绍完目前考古学主流的年代测定方法,我们回过头来看看贾湖遗址的年代。利用碳14测年法,考古学家选取了贾湖遗址的19个样品进行了测量。这19个样品中,有9份木炭样品,5份草木灰样品,4份人骨样品,1份果核样品,尽可能保证了样品的多样化和准确性。结果发现,贾湖遗址的年代大概在距今9000年到7800年之间。

光说这个年代,可能大家的感知并不明显,可以来做个比较。黄河中游地区非常重要的仰韶文化,它所代表的彩陶文化非常有名,年代距今约7000年到5000年之间;而以玉文化闻名世界的、刚刚成为世界文化遗产的良渚文化就更晚了,大概距今约5300年到4200年左右。

也就是说,贾湖遗址比这些我们熟知的史前文化,要早很多。

原始人也爱喝「酒」

《国家宝藏》节目里,蔡国庆父子演的贾湖骨笛情景剧,第一幕就是先民在品尝食物坏掉后形成的「饮料」。剧里并没有点明这个「饮料」究竟是什么,不过我们可以根据其中一个人说「喝完之后晕乎乎」这句话来推测,这个「饮料」其实就是我们现在所说的「酒」。

酒,似乎是全人类的共同爱好。古人将酒的发明归功于仪狄和少康。《世本》中说:「仪狄始作酒醪,变五味。少康作秫酒。」许慎的《说文》中也说:「古者仪狄作酒醪,禹尝而美,遂疏仪狄。杜康作秫酒。」晋代的文人江统则反对这一论调,他在《酒诰》中认为,酒的出现完全是自然造化之功,由于一些谷物在烹熟之后未食用完,存放一段时间后发酵成了酒。受此启发,古人最终创造出了美酒。

当然了,古书上的记载多半是不可信的。要真正解决「酒什么时候发明」这个问题,还得靠考古学的研究。

考古学讲究「以实物说话」,所以一开始就有学者提出,如果在遗址的盛酒、饮酒的用具中发现了酒的成分,就可以非常有力地证明这里已经出现酒了。我们在很多遗址中发现了类似的证据,例如1979年、1980年和1987年,河南罗山莽张天湖商代墓葬中先后三次出土了内含液体的青铜提梁卣。专家对液体进行了分析,确认了是残留的酒液,这是我国目前为止发现的最早的酒液体。另外,山东滕州一处商周薛国墓地出土的5件密封良好的青铜酒器中,也发现了3000年前疑似酒类的清澈液体。

请勿开启浏览器阅读模式,否则将导致章节内容缺失及无法阅读下一章。

相邻推荐:情绪管理:如何舒适过生活  阿耐职场四部曲  所爱隔山海:娘子!你怎么这么能跑!  重生怒赚三千亿,老婆女儿宠上天!  王爷将心向明月  数据分析入行指南:助你互联网行业发展有「钱」途  傀儡妖妃:今天也要攻略臭和尚  2021 相机推荐与选购:这款相机该不该买?看看硬核摄影科普  面试官的自我修养:快速提升识人技能  十宗罪:真实案件极端心理分析  春日宴  生而不凡  桃花源异闻录:比你想象的更黑暗  猛龙过江:拳手李景亮的战役  在外太空和女孩子贴贴  别想打扰我学习  刺杀小说家(2021 春节档热播同名电影原著)  男士护肤:针对性解决皮肤问题,对盲目选择说「不」  一切爱情都为时不晚  职场青年进阶指南:6 大维度全面提升个人竞争力  

已完结热门小说推荐

最新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