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关于哮喘的用药,可以返回看看哮喘定义中所描述的哮喘的两个特点:慢性炎症和气道阻塞。所以用药时,我们也是按照哮喘的这两个特点来对药物进行分类,这样患者也很容易在自己一大堆药物中整理出各个不同时期药物的使用方法。
对于慢性炎症来说,我们需要一些能长期维持炎症不发作的药物,教科书把这些药物归类为:控制性药物,或者可以称为抗炎药。
对于气道阻塞来说,我们需要立即起效快速缓解起到阻塞的药物,教科书把这些药物归类为:缓解性药物,也可以称为解痉平喘药。
患者认知中最大的误区:糖皮质激素
糖皮质激素,是很多激素中的一类,老百姓比较喜欢直接称之为:激素。是目前我们控制哮喘时最有效、最安全、最重要的药物。
说到这儿,估计有很多读者已经开始捶桌子骂娘了:激素怎么安全了?
随便翻出一个激素药物的说明书,药物不良反应一栏甚至可以覆盖整个药物说明书的23!是的,连我们医生翻看激素说明书的时候也会被吓到:找药物使用方法就那么两行,不良反应占4页。
医学生提到激素更是觉得恐怖:考试只要遇到糖皮质激素,全考药物不良反应,问题是还特别多,找不到规律根本就背不下来。
老年人一听到激素,基本和听到海洛因的感觉是一样的,鸡是激素养大的要致癌(大部分其实是生长激素和性激素)、鱼是激素喂大的吃了要残疾、葡萄是激素泡大的要收命(其实有很多是农药)……不良商家拿各种激素搞我们,这哪是什么药啊,这是毒啊。
这下好了,医生眼里最有效最重要最关键的、需要长期维持使用的药物,被普通老百姓当作最恶心最罪恶的药而加以排斥。我不想深究是什么原因导致了普通大众对糖皮质激素乃至各种激素的强烈反感,但我知道,我国哮喘致死率如此之高,和我们对糖皮质激素的抗拒是分不开的。
空说无凭,我们看近期的三篇文献:
哮喘疾病本身对儿童生长发育是有一定影响的,而糖皮质激素长期大量使用也会造成骨密度、生长发育、体重出现影响。
卢成容等[14]针对四川省广元市利州区的14岁以下儿童的研究显示,患儿使用吸入性糖皮质激素治疗哮喘,出现了身高及骨密度降低、体重升高的情况。
冯敏娟等[15]所作研究指出,吸入糖皮质激素治疗1年不影响哮喘患儿的骨质发育。
鲍一笑等[16]的研究表明,低剂量吸入性糖皮质激素的长期治疗(1年)后,入组前后的儿童体重及体重增长速率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就是说没有差异。
三篇文献,结果不一样。就是说,目前学术界对吸入激素到底对孩子身体有没有影响存在争议。但事实上,激素是有影响的。为什么文献的结果会不一样呢?因为用药浓度和时间。卢成容自己在文章中也做出了说明,她所统计的患儿,用药时间是3-34个月不等的;而冯敏娟和鲍一笑的研究是标准的一年时间。这就是知友常说的,抛开剂量谈毒性都是耍流氓。
我们再来看一个例子。
我这一代人,是看着《古惑仔》长大的,整个青少年时期就像武侠小说一样,整天的刀光剑影。既然是看《古惑仔》的孩子,那么帮派是必须有的,我们班也是有帮派的。不过我们班的帮派和其它帮派相比有个比较特殊的地方,我们的老大是选出来的。
哭哥,就是这个故事的主角,连续6年被选为帮派大哥。到现在我们也称呼他大哥。
哭哥是个狠角色,成绩一般,但是非常刻苦,极其聪明,为人处世稳重,抗压能力极强,35岁出头就当上了某央企下属公司的财务总监,班子成员。
哭哥这个名字并不是因为他爱哭,而是他的长相经常把小孩子吓哭,用常人的说法来看,叫畸形。
所以他到现在都常说:我哪是什么老大,我其实是个吉祥物。这个说法非常准确。
在这篇文章出现的人物,都是患哮喘的,哭哥也是。刚上初一时,哭哥身高160cm。别小看这个数字,在当时我们那的12-13岁男生里,身高上160cm的很少,全班最高的学生才168cm,还是女生。我那时身高158cm,哭哥是比我高大的。
高一,我身高172cm,哭哥160cm。
高中毕业,我身高173cm,哭哥160cm。
除了体重,哭哥整个中学阶段的长相就没变过,甚至初一他就有小胡子,到现在还是那么点小胡子。
他父母我见过,都是正常长相,他父亲还很帅,身高估计有178cm。
但哭哥是什么长相呢?出于对老大的尊重,我们男同学基本不太评论这个事,但班上女同学还是给他取了个「青蛙王子」的绰号:满月脸,没脖子,水牛背,大肚腩,却长了一双未成年人一样的纤细的手脚,至今鞋子36码。
听出来了吧,这就是一个受糖皮质激素毒害的少年。
哭哥不仅仅有严重的哮喘,而且是超级过敏体质,曾经有和我们吃鱿鱼喝啤酒吃到过敏性休克去抢救的经历。他最怕是冬天上体育课,西北风一吹,立马变包子,满脸红色疹子,看得人头皮发麻,全身奇痒无比,到处找人挠背,甚至经常烦躁得扣得满脸是血,和鼻涕眼泪混在一起,惨不忍睹。
由于幼年的哮喘加之不合理的诊疗,哭哥从小学开始其实就是长期大量口服激素以控制哮喘发作的,也就是说,他一直在使用高剂量的激素控制哮喘发作。
但发育期的种种畸形情况出现后,他父母给他强断激素,导致他整个中学阶段都在和哮喘、瘙痒、鼻炎作斗争。如不是兄弟们袒护,他还会面临一个问题:同学们的无尽的嘲笑。
哭哥的成长史,就是他的父母对激素从天使到恶魔的认知史。
现在,36岁的哭哥,除了面对哮喘、瘙痒、鼻炎,还要面对更多的幼年长期大量使用激素以及对自己身体自暴自弃产生的恶果:骨质疏松、高血压、糖尿病、高血脂、痛风。
我们如何再避免哭哥这样的悲剧发生呢?
首先,我们要知道,激素是用来控制炎症的。
请勿开启浏览器阅读模式,否则将导致章节内容缺失及无法阅读下一章。
相邻推荐:头条号变现全攻略:逐步打造爆款内容 惊奇档案:都市恐怖怪谈实录 亲爱的兄长大人 深夜怪谈 巅峰较量:了不起的世界冠军们 隐退战神:被绝色女总裁求婚 学会幸福:人生的 10 个基本问题 学习的逻辑:中学生高效学习策略体系 重来一次,大声说爱你 太后魂穿太子妃 反攻钓系男友:戏精女主的恋爱日常 觉醒:让你的大脑重装升级 龙帅医尊 四合院:一百块娶京茹傻柱气吐血 罪案局中局:一句话逆转结局的烧脑故事集 开局被贬九品县令,我成了国之栋梁 蹲下来和孩子说话:比打骂更有效的 10 大亲子沟通策略 资深报考专家钟诚:详解 2021 年新旧高考省份志愿填报技巧 月薪三千,打工人的恋爱 白狐报恩:东北民间精怪故事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