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苏听不懂了,她不明白母妃这话是什么意思,却听得心惊肉跳。
淑妃却是笑道:“与你玩笑的,将来你我母女能这般坐着说话的时候不多了。方才提到你外祖父却是正经话,皇帝灭了太傅满门,殃及诸多王公大臣,朝中乱糟糟的,须有人为他稳定朝纲,你外祖父便是那人,皇帝顾及此,不会问责与我,你安心离去便是。”
明苏抱紧了包袱。
淑妃推了她一下,道:“快走。”
明苏不再犹豫,跪在地上磕了三个头:“儿臣不孝,不能尽孝于膝下。”
淑妃眼中含泪,冲她摆了摆手,她再看了母亲一眼,起身离去。
虽然还未脱险,虽然前路还有无数坎坷,可走出宫门之时,明苏却觉得松快,仿佛一把无形的枷锁被卸下了,她能与阿宓在一起了,她自由了。
如今回想起来,便要自嘲那时的她幼稚可笑了。
香炉的烟袅袅散开,在秋意浓重时节,氤氲出春日的芬芳之气。明苏端起茶盅,吹了吹,饮下一口,上好的龙井,她却只品出满口苦涩。
“那刺客是怎么回事?可拿住了?”淑妃问道,她今日寻明苏来,原就是听闻了明苏府中闯入贼人之事。
明苏放下茶盅,对旁人需遮掩过去,对母亲她说了实话:“并无刺客,是儿臣意外弄出的一场乱事。”
淑妃闻言松了口气:“那便好,你要小心,出门带足侍卫,府中甲士若无能,去寻你舅父,向他讨几个调教好的猛士。”
明苏笑着道:“儿臣晓得,多谢母妃为儿操心。”
淑妃便笑了笑,只要不提起郑宓,明苏在她面前,还是乖巧听话的时候多:“那你有什么事便去忙吧,不必陪我了。”
她弄明白明苏并未遇险,倒是又随雅起来,让她去忙。
明苏却想,听久在母妃身边侍奉的姑姑们讲,母妃初入宫时,是很活泼跳脱的性子,可如今却全然看不出来了,倒隐隐间能瞧出几分母后的余韵。明苏觉得好似窥见了什么隐秘,却又想不分明。
“你怎么了?”见她不答话,淑妃问道。
明苏回神,起身告退。
走到南薰殿的殿门外,负责洒扫的宫人未及清理,地上落叶周旋,显得乱糟糟的。
明苏足下一顿,又想起那个缱绻的眼神。
她不是阿宓。
明苏自己警醒了自己一句,继续往前走,走了没几步,忽想起,皇后今日突然出现,似乎是为她遇刺的事。
她并未告诉她实情,皇后兴许要担忧。
这念头一浮起,明苏便蹙眉想道,理她作甚,与我何干!
她接着往前走,走到一处岔道口,往左是仁明殿,往右可出宫。她停住步子,又想起方才,皇后问她是否有生生世世都不愿放手的人,她答自然没有,皇后却说她有。
难道她心中有人?那她做这皇后该多不情愿,这便是大婚当日她与父皇起龃龉,而后得了半月禁足的缘由?
不像,她不是这般冲动的人,既已入宫,万事成空,应当埋葬过往才是。
也不对,若是埋葬过往,又何必告诉她。
她是她什么人,没道理将这等心事说与她。
忽起一阵秋风,吹得明苏一阵哆嗦,她一下醒了,气恼得不行,重重一甩袖,朝右大步离去,心中暗骂,兴许根本没什么心上人,是皇后扯的慌,故意引她注意,目的就是勾人!
她算是瞧出来了,这个皇后,果然歹毒,她千万要小心,不能着了她的道。
明苏沉着脸,心中暗骂,骂完又空落落的不得劲,于是脸色更难看。使得遇上的宫人们皆低眉顺眼,不敢抬头看她,唯恐信国殿下一个不高兴,便拿他们出气。
郑宓已回了仁明殿,有种大梦初醒的恍惚。
她坐在阁楼里,翻着书桌上的一本书。这是本《诗经》。里头有明苏落下的笔迹,是她幼年学诗时所用,数年光阴辗转,这书遗落在书桌上,便一直在这里。
郑宓翻开,里头一句句的心得笺注在字里行间写得密密麻麻。郑宓一页页翻,翻到《陈风》那一篇“月出皎兮,佼人僚兮”,边上却只简简单单的注了一句话——“说的我阿宓”。
郑宓不禁轻笑,想象出明苏念到这篇时忽生顽皮,写下这一句,而后沾沾自喜,以为神来之笔的得意。
真是可爱啊,那时的明苏磊落光明,笑起来甜甜的,偶尔会起坏水,却透着孩子心性的纯粹顽皮,很招人喜欢。
请勿开启浏览器阅读模式,否则将导致章节内容缺失及无法阅读下一章。
相邻推荐:春如旧 桃花曲 杨林李玉瑶小说名字 窈窕淑女,伊人好逑 太子殿下,您的将军也重生了 快穿,无心大佬不懂爱 摘星(GL) 谢相 只此温离 归途GL 重生小郡主:夫君请下堂! 甜欲!宿主他又在撩拨反派了! 与君缘GL 一胎五宝,五年后我带崽震惊皇城 九千岁是女儿身?暴戾新君乐疯了 凤逆九天:邪魅帝君轻轻宠 清平乐 薄荷花海 与你相遇的瞬间 穿越之刹那芳华